9月26日,能源互聯網形態(tài)下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高端研討會在浙江杭州舉行。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國網浙江電力已提出構想——建設能源互聯網形態(tài)下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到2030年,率先在浙江建成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
何為“能源互聯網形態(tài)下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
國網浙江電力介紹,浙江用電存在峰谷差大,且尖峰時間短的特點。2019年,浙江最大峰谷差達3436萬千瓦,統(tǒng)調尖峰負荷達95%以上的累計時間為27小時。在傳統(tǒng)模式下,電源側、電網側需“追隨”最高負荷,以剛性投入提高最大供電能力。高彈性電網是一種更聰明的解決方案——喚醒負荷側資源,把尖峰時刻用電需求“挪”到“低谷”時段,拉平負荷曲線,提高電網利用效率。
以具體場景為例,在杭州蕭山,中國電信杭州分公司數據中心此前就完成浙江首家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響應,1小時“讓”出的10500千瓦負荷,可提供給5000戶居民生活用電,數據中心因此獲得65600元補貼——未來,杭州各大數據中心配套電力容量將達到該市新增供電能力的四分之一,其中蘊含巨大“負荷資源富礦”。
數據顯示,截至9月21日,國網浙江電力匯聚577萬千瓦削峰負荷、322萬千瓦填谷負荷的“負荷資源池”,折算成經濟價值,相當于少建一座五百萬千瓦級的大型電站,節(jié)省投資180億元以上。
今夏,在國網浙江電力實施的35次需求響應中,累計調控負荷144.69萬千瓦,有效響應電量達173.51萬千瓦時。
建設能源互聯網形態(tài)下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建設省級能源互聯網,對浙江而言有特殊意義。國網浙江電力介紹,浙江作為能源凈輸入省份,是典型的省級受端電網,外來電占比超35%。今夏,浙江全社會最高用電負荷達9628萬千瓦,已超過部分發(fā)達國家用電規(guī)模,即將進入“億千瓦時代”。
隨著浙江用電負荷和供電壓力持續(xù)增大,特高壓交直流混聯運行新能源大規(guī)模并網,新型用能設施大量接入,該省電網形態(tài)越來越復雜。同時,市場配置、需求側聯動手段匱乏,海量資源仍處于沉睡狀態(tài),浙江電網仍屬“源隨荷動”的半剛性電網;且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外來電基本不參與浙江省內調峰,造成系統(tǒng)調節(jié)能力持續(xù)下降。
伴隨經濟發(fā)展進入高質量發(fā)展階段,上述課題迫切需要破解。
“能源互聯網建設正當其時。當務之急是要充分發(fā)揮電網在連接電力供需、促進多能轉換、構建現代能源體系中的樞紐作用,將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作為能源互聯網建設的核心載體,發(fā)揮其引領力、輻射力、帶動力,打造能源互聯新形態(tài),構建能源互聯網生態(tài)圈,創(chuàng)造能源互聯網省域時間的浙江經驗、浙江樣本。”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尹積軍說。
據悉,國網浙江電力已初步完成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的概念設計和框架體系構建,制定了彈性指數、效能指數、互聯指數三大維度指數構成的高彈性電網發(fā)展指標體系;初步描繪省級能源互聯網的未來形態(tài)愿景:通過清潔供給提供宜居生態(tài),高效用能滿足美好生活,合作共贏實現美麗藍圖,全力服務浙江經濟社會發(fā)展,助推浙江清潔能源示范省創(chuàng)建,打造與“重要窗口”相適應的能源互聯網浙江樣板。
國網浙江電力計劃,到2023年,浙江省移峰填谷能力達到千萬千瓦級別,推動該省電能終端能源消費占比達到40%等目標;到2030年,率先在浙江建成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支撐浙江非化石能源發(fā)電量占比達50%,電能占終端用能比例率先超過45%,單位GDP能耗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