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重慶,春天的氣息開始濃郁。
水電七局重慶軌道交通管片構建配套項目(以下簡稱:重慶項目)現場生產如火如荼,正是履約好時節(jié)。
看著眼前,陳耀感慨頗多:“去年6月到9月,高溫、疫情、限電、暴雨像是‘商量好了似的’,一個接著一個,過了就好了”。
從最初的溫江廠工程部負責人,到現在的重慶基地現場負責人,陳耀走過了十年。
十年沉淀露鋒芒
作為水電七局第一批“吃螃蟹的人”,33歲的陳耀經歷了七局管片預制業(yè)務從無到有、從有到優(yōu)、從優(yōu)到強的三步跨越。
對于這三步,他這樣理解。
從無到有,起步于溫江管片廠。
從有到優(yōu),走出四川,邁向福州、惠州、雄安。
從優(yōu)到強,走向管片、裝配式預制車站、軌道板等多元化產品業(yè)務及智慧化生產管理階段。
2022年,陳耀接到工作調動,從雄安新區(qū)到重慶,負責重慶項目的建設及后續(xù)的運營工作。
與十年前在溫江金馬河畔“偷師”建廠的窘境不同,此時的他多了一份自信與從容。
手持一建證書、20項管片類實用新型專利、1項QC獲全國三等獎及四川省一等獎,3項QC榮獲四川省一等獎、二等獎、參與兩項工法的編寫,榮獲“新津工匠”稱號……
初到重慶,心中還是“忐忑不安”。今時不同往日,以往聽從安排開展工作。現在要挑起大梁,帶領團隊解決“建安”課題,難度升級。
擺在他們面前的第一個課題——開工。
萬事開頭難,由于盾構管片供貨需求提前,而各類開工手續(xù)等流程還在辦理中,一時之間,大家如熱鍋上的螞蟻,煎熬萬分,一身“武功”卻無法施展。
看著眾人焦急的模樣,陳耀知道,要化被動為主動。
頻繁往返于住建委、規(guī)劃局及鎮(zhèn)政府之間。精心準備的方案、誠懇的態(tài)度以及未來發(fā)展的前景,這是主動出擊的三樣“法寶”。
面對廠區(qū)一拖再拖的拆遷事宜,經過溝通,區(qū)政府主持召開整體協調會解決問題,推動廠區(qū)拆遷進度。6月,完成公司注冊,并且提前開工批復。
找他就像“捉迷藏”
踏過開工門檻,土建隊伍成功入場,拆除廠區(qū)原有建筑物、樁基施工、受料坑開挖等工作緊鑼密鼓進行……
每天不到八點,陳耀拿著安全帽、反光背心,直赴現場。辦公室??諢o一人,找他簽字,要去現場“逮人”,沒個固定地點,拿不準是在邊坡還是生產線,又或者堆場,像是“捉迷藏”一樣。不到飯點,絕不出現。
建安對他來說,沒有休息時間,常常晚上獨自待在辦公室,進行“課外補習”,看規(guī)范、看圖紙,大家打趣他:“你上學都沒這么認真過吧?!?/p>
對于陳耀來說,第二道課題很快就擺在面前——堅持。
8月9日,重慶地區(qū)發(fā)布高溫紅色預警,地區(qū)氣溫最高超過40℃,對于露天作業(yè)的人來說,十分難過。
空氣悶熱、地面發(fā)燙、烈日懸空,這都是阻撓施工的棘手問題。
為保證施工進度,陳耀迅速組織團隊調整作業(yè)時間段,確保人員效率進度;緩解工人情緒,24小時提供綠豆湯等防暑降溫,安全員時刻注意工人工作狀態(tài)等。
整個高溫天氣長達23天,隨后防疫大考,歷時105天,管片廠終于滿足管片生產條件,9月28日首片管片試生產成功。
扎根重慶再啟航
項目成功建安是一個好的開始,如今走進重慶軌道交通管片構件配套項目生產車間,一切步入正軌,一派欣欣向榮。
可是在辦公室依然不見他的身影。不是在去現場的車上,就是在對外溝通的路上。
“什么能讓我們在重慶市場站穩(wěn)腳跟,當前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質量,打響品牌?!痹谌粘5纳a周例會上,陳耀總是不厭其煩地強調著。
去年參加公司組織的史上最大規(guī)模項目經理培訓班,董事長當時提到“提高商務搏單能力水平”,至今還縈繞在陳耀耳邊。
酒香不怕巷子深,賣酒也要賺吆喝。
對接標段,他搜集前方對于盾構管片產品的意見及建議,形成詳細的反饋與詳細計劃,提升現場生產質量。
對接投資方,積極溝通討論項目后期發(fā)展重點,探索放大效益的最有效方式。他常說:“我們不能在熟悉的地方原地打轉,只知埋頭干活,眼光要長遠,做懂生產、懂經營的企業(yè)”。
在管片供應期間,重慶軌道交通27號線業(yè)主也不由自主贊嘆道,“管片能在保持質量的前提下,也能把控外觀的美觀度,不愧是七局制造?!?/p>
重慶項目的“野心”不止于此。
成都往東,重慶往西,選址在銅梁,主要還是“看中”成渝地區(qū)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廣闊市場前景,這也是水電七局預制產業(yè)戰(zhàn)略布局的關鍵所在。
陳耀深諳此理。當前生產發(fā)運的管片是集團內部訂單,是打響區(qū)域市場的第一槍,必須實現開門紅,后續(xù)的市場才有一席之地。
如何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降本增效,有他自己的盤算。
按照測算,人工成本在管片生產成本中的占比約為27%,這是相當大的一筆費用,如何將這筆費用進一步節(jié)省,是需要建設者們深入思考的問題——建設智慧工廠,推進降本增效勢在必行。
其中,人才發(fā)揮的作用非常關鍵。作為一名年輕的師傅,陳耀帶出來不少青年骨干:雄安新區(qū)管片廠、惠州管片廠……都有他的徒弟。
工廠在設計之初,就結合降本增效做了很多設計方面的優(yōu)化,如鋼筋籠置于蒸養(yǎng)窯頂部、獨立窯柔性生產線,“徒弟們”也想了不少點子……
在數字化應用方面,工廠采用MES+ERP智造慧管平臺系統確保質量在工程全生命周期可追溯,同時實現質量管理活動全過程智慧化、信息化、數字化。
“我們將把在其他管片廠成功運用的技術革新都挪移到重慶項目,打造集成式的智慧工廠?!痹谕七M智慧工廠建設的步伐中,陳耀充滿信心。
陳耀(右)與同事察看管片運行智慧系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