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長江港口區(qū)域船舶大氣和噪聲污染,是保護長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國家通過財政補貼等方式,在長江港口碼頭大力發(fā)展船舶岸基供電技術(以下簡稱“岸電”),沿江主要港口碼頭普遍安裝了岸電設施。
《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在重慶、湖北、安徽等省市的港口碼頭調研發(fā)現,受岸電不能用、不好用、不劃算等因素影響,大量岸電設施建好之后“曬太陽”,不但造成建設資金浪費,還讓港區(qū)大氣和噪聲污染難以消除,這一長江大保護的重要基礎設施不能完全發(fā)揮作用。
建好之后“曬太陽”大量岸電被閑置
記者調研發(fā)現,一些碼頭岸電利用率相比2019年大幅提升,但除了游輪等客運碼頭,其他碼頭岸電使用絕對量較低,“曬太陽”情況相當普遍。
“長江黃金2號”游輪一靠上湖北宜昌秭歸港茅坪游輪碼頭,就接上了港口的岸電。靠泊的船舶依靠岸電供能,沒有黑煙,聽不到噪音,成本也降低了。游輪載客量大,靠泊時間較長,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也較大,岸電推廣使用帶來的綜合效益突出。
“以前用燃油發(fā)電,一到晚上噪音特別大,旅客的體驗感差,產生的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費用也高。”重慶冠達世紀游輪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長俠說,“現在用上了岸電,船一進港所有的用電都由碼頭提供,省時省力省成本,又保護了長江生態(tài)。”
交通運輸部綜合規(guī)劃司副司長蘇杰近日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召開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長江經濟帶累計建設完成了4700個岸電泊位,超額完成了長江經濟帶港口岸電布局方案任務,岸電使用率顯著提升。
不過,相比游輪等客運碼頭,其他碼頭岸電卻普遍存在“曬太陽”情況。在武漢陽邏港二期碼頭,一艘集裝箱船正在進行裝卸作業(yè),船舶發(fā)動機發(fā)出轟鳴聲,排氣管里冒著黑煙。不遠處,已經建好的岸電卻在閑置。
“我們作業(yè)時間短,三四個小時就走了,岸電需要技術人員連接,且船舶隨時移動,連著線很不方便,我們就沒有使用。”這艘集裝箱船的工作人員說。
記者在沿江多個貨運碼頭走訪發(fā)現,這些碼頭都裝有岸電設施,也有不少集裝箱船、干散貨船停泊作業(yè),卻沒有一艘船使用岸電。
在湖北黃石新港,國網黃石供電公司投資1000多萬元,將15個泊位實現了岸電全覆蓋。黃石新港規(guī)建部經理黃慧說,由于種種原因,現在港口岸電使用率不高。
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0年12月下旬,長江湖北段岸電已累計用電1058多萬度 ,減少燃油消耗2486噸,降低了船舶靠港時約三分之一的用能成本。三峽游輪使用岸電量就達600多萬度,但其他碼頭岸電使用量有限。
2020年4月,交通運輸部水運局發(fā)布《我國港口岸電建設及使用情況》,數據顯示,上游地區(qū)的重慶港是2019年長江使用岸電量最大的港口,電量約為500萬度,占內河港口總統(tǒng)計用電量的41%。即便在岸電使用情況較好的重慶港,也有大量貨運碼頭的岸電“曬太陽”。
“我市按照交通運輸部港口岸電布局方案,大力建設港口岸電設施,199個泊位已具備岸電供應能力,其中包括169個貨運泊位和30個客運泊位,但岸電使用不均衡,客運泊位使用情況較好,貨運泊位岸電卻普遍閑置。”重慶市交通局副局長陳永忠告訴記者。
他說,以2020年10月為例,重慶岸電使用1000余次,用電量達83萬度,其中貨運169個泊位只用了19萬度,平均每個泊位僅1000余度。
岸電推廣受阻 港區(qū)空氣及噪聲污染難除
《經濟參考報》記者發(fā)現,岸電推廣存在多重障礙:大量船舶未安裝岸電接收設備,一些船有接收設備但接口不統(tǒng)一;連接岸電需要多名技術人員操作,且時間較長;岸電價格過高用著不劃算……岸電推廣受阻,船舶靠港造成的空氣及噪聲污染難以根除。
一是不能用,配套設備不完善。安徽省蕪湖市港航中心黨委委員牧啟標告訴記者,長江上有大量船齡較長的船舶沒有安裝岸電設備,部分船齡較短的船舶雖然安裝了岸電設備,但受電接口與輸電接口往往不統(tǒng)一,導致很多船舶想用岸電卻用不上。
說起岸電,長江中游某大型港口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大倒苦水。他說,船舶的受電接口五花八門,國家沒有出臺強制措施,光指望碼頭推,很難做起來。“為了推廣岸電,我們有一個月花了幾萬元買插頭插座免費發(fā)給船方,但長江上的船太多了,企業(yè)本來利潤就薄,哪配得起那么多插頭插座呢?”
二是不好用,操作過程不便捷。多位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轉換岸電前需要先將船上用電設備全部關閉,否則存在被燒的風險,不少船舶夜間靠泊碼頭,需要船員起床檢查電器,船員工作積極性不高;同時,接入岸電的線纜較重,需要多人共同操作,一般15分鐘以上才能完成岸電連接,且接電設備無“即插即用”設施,存在觸電風險。
三是不劃算,使用岸電價格高。據重慶市交港建處處長鄧志剛介紹,岸電建設一次性投入成本較高,建設單位往往將成本分攤進服務費中,造成岸電價格較高,如個別岸電投資超過200萬元,船舶使用岸電價格達到每度1.8元,高于船舶燃油自發(fā)電價格1.5元左右,船舶使用積極性受到較大影響。
“上頭讓我們好好把岸電用起來,但碼頭方真的不容易。首先是增加了企業(yè)成本,4個泊位投資了120多萬元建了4套岸電設施,后續(xù)維護、使用都要成本。”一位碼頭企業(yè)負責人說,“船來了就是我們的客戶,很難強制要求船舶使用岸電。很多船嫌岸電用起來麻煩,還要花錢,不愿意用岸電;非要求船方用,他們就會抱怨說‘怎么這么多規(guī)矩呢,我不靠你了,我靠隔壁碼頭去’……”
受訪港航專家表示,通過接入岸電,船舶靠港時產生的柴油顆粒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能減少95%。岸電被閑置,港口的空氣狀況堪憂。
“港口是船舶集中區(qū)域,又距離城市較近,如果船舶在港期間不使用岸電,會出現空氣污染和噪聲污染狀況,尤其是一些船舶柴油機因燃燒不充分出現冒黑煙超標排放時,因無法快速擴散,將會導致局部空氣質量惡化。”重慶市港航海事事務中心海事處處長陸朝暉說。
完善政策優(yōu)化標準提升各方使用積極性
陳永忠、武漢新港管委會主任張林等交通港航部門干部認為,長江大保護不但要保護好青山綠水,還要保護好沿線空氣。大量岸電被閑置不但造成資源浪費,還會制約長江大保護成效,當前亟須多措并舉,讓建好的岸電發(fā)揮好作用。
一是降低岸電建設成本,提高港口企業(yè)積極性。受訪港航干部反映,此前國家對岸電建設有一定比例補貼,但2018年后補貼未能發(fā)放,且相關補貼政策不明確,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延續(xù)并加大岸電建設補貼力度。
二是降低岸電使用成本,提高船舶企業(yè)積極性。國家層面統(tǒng)籌制定港口岸電收費政策,執(zhí)行大工業(yè)用電價格或給予電價補貼,以降低用電成本,提高船舶企業(yè)岸電建設、使用積極性。同時,推行貨運碼頭免費提供岸電制度,將岸基供電設施納入碼頭建設標準,并將岸電使用成本計入碼頭作業(yè)成本,以破解岸電使用中碼頭開票難、船員報銷難等問題。
三是優(yōu)化岸電技術,提高操作便利。優(yōu)化完善現有岸電技術標準,加快改進岸電連接技術,使岸電做到“即插即用”,更加靈活、方便維護、提高易用性、減輕工作強度、縮短岸電轉換時間;加快船舶岸電技術改進,穩(wěn)定電壓、消除電涌、實現安全的帶電轉接,同時采用智能接電設施代替人工接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