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春日的陽光照在32座蔬菜大棚上。大棚內,工人們正忙著采收蔬菜。“西紅柿昨天剛發(fā)了幾車,今天又來了一批訂單,又不夠賣了。”山東省桓臺縣泓基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于昌江一邊說著一邊指揮備貨。在他身旁,桓臺縣供電公司員工正幫助檢查用電設施。
山東桓臺縣供電公司員工檢查泓基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智慧滴灌系統(tǒng)。
泓基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流轉了周邊村民的2000多畝土地。村民每年不僅能收到每畝地1800元的流轉費,還可以在合作社就業(yè)。
“大棚果蔬全部實現了數字化、智慧化管理,管理平臺控制系統(tǒng)能自動澆水、自動通風、自動控溫,可靠的電力給我們豐收增添了底氣。”于昌江對供電服務贊不絕口。于昌江是當地頗有名氣的“網紅”,成功打造出“泓基老于”的品牌形象,通過網絡直播帶貨把合作社的紫葡萄、脆桃、黃瓜等特色農產品賣到了全國各地。
“從去年夏天到現在,僅南瓜這一個品種我們就賣了近1萬公斤。電力足,種植、直播都不愁。”于昌江介紹,合作社規(guī)模不斷擴大,目前已形成“一心兩園四區(qū)”格局。“一心”是數字農業(yè)控制研發(fā)中心,通過應用電子信息技術、農業(yè)人工智能,合作社已基本實現了“云上種地”。
“智慧管理對供電可靠性要求較高。近年來,我們已為合作社新裝了4臺400千伏安變壓器,并派出‘24小時電管家’服務團隊,為合作社提供‘保姆式’服務。”桓臺縣供電公司新城供電所所長徐琛介紹,今年該所計劃再架設一條1.6千米的10千伏線路,為合作社新增的智慧滴灌系統(tǒng)提供更可靠的電力保障。
生態(tài)果樹種植園和綠色蔬菜種植園“兩園”內,一片春意盎然,特色花卉區(qū)、園林苗木區(qū)、富硒小麥區(qū)和拓展休閑區(qū)“四區(qū)”里滿是前來觀光的游客。水肥一體化灌溉機正根據每個果蔬地塊的溫度濕度數據自動灌溉施肥。
“這臺吸合開關已經老化,不能再用了,我們幫你換了吧。”在7號大棚邊的滴灌泵房,新城供電所員工孫建國發(fā)現開關老化問題,立即找到合作社數字科科長王強。王強同意更換開關后,孫建國很快將新開關裝好,消除了用電安全隱患。
淄博市糧食種植面積達326萬畝。為做好春耕春灌電力保障工作,淄博供電公司自2月下旬起開展“豐收四季”服務行動,組織員工深入各村走訪客戶,并針對春耕春灌推出供電設施專項用電檢查,幫助客戶消除各類用電問題。(袁德亮 文/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