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艷陽高照;大壩高聳,碧波蕩漾。由中國電建所屬水電九局承建的世界海拔最高、落差最大的生態(tài)魚道,宛如銀龍懸于西藏在建規(guī)模最大的內需水電站右岸懸崖峭壁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國電建堅定不移走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之路,全力保護好工程建設所在地的生物多樣性,助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新西藏。
水電站大壩下游,西藏特有的珍稀魚類依靠水流吸引進入魚道進口。它們克服流速,在15道“拐”里左沖右突,突破百米高的攔河大壩,進入庫區(qū)一路歡歌暢游而上……
立下鄭重承諾 做流域生態(tài)的守護者
拉薩裂腹魚,體修長,稍側扁,冷水性魚類,棲息于峽谷激流中;異齒裂腹魚,體延長,稍側扁,冷水性魚類,棲息于水質清新、礫石底質的河道;尖裸鯉,體修長,略側扁,冷水性魚類,棲息于以降水和高山雪水為源,水流較清澈的環(huán)境……
作為獨特的高原魚類,它們分布江段明顯、區(qū)系結構簡單,生長緩慢、性成熟期晚、繁殖力低、種族脆弱、環(huán)境依賴性強。相關資料顯示,一尾達到性成熟體重100克左右的魚,一般需要4至5年的生長時間,體重500克的魚需要生長10年或更長的時間。
它們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河孕育的子民,數(shù)百萬年以來在“母親河”的搖籃里繁衍生息。
橫亙而起的西藏最大內需水電站就建在這條“母親河”上。工程建設現(xiàn)場熱火朝天,西藏人民用電需求指日可待,幸福生活畫卷已然鋪展??蓪ρ┯蚋咴摹八芯`”來說,“外來生物”干預了洄游通道,必經(jīng)之道變成了阻隔天塹。
高原水生生態(tài)脆弱,一旦資源受到破壞,很難有效恢復。中國電建高度重視流域生態(tài)保護工作,堅持生態(tài)保護與綠色發(fā)展理念,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面對上下游落差大、工程布置條件復雜、數(shù)千米長施工的復雜魚道工程,水電九局欣然接下建設挑戰(zhàn)。于是,一條3公里長、專供珍稀魚類洄游江流的生命通道悄然興建。
電站右岸,白底紅字的“創(chuàng)雪域高原水電環(huán)保示范工程”分外醒目,訴說著建設者們守護青藏高原流域生態(tài)的鄭重承諾。
大膽技術革新 做預制裝配的首創(chuàng)者
水電站生態(tài)魚道工程主要由魚道進口、魚道出口、魚道池室等組成,由于水電站河谷地形狹窄,使得上下游落差高達80米的魚道幾乎全部布置于陡峭的地形上,工程布置形式復雜的魚道底部均為大型混凝土鋼管柱群。
如果按照常規(guī)方式和原設計方案施工,根本無法按期完成建設任務,必將影響電站首臺機組如期投產(chǎn)發(fā)電重大節(jié)點目標的實現(xiàn)。
為保證工程建設質量和進度,水電九局大膽技術革新,積極探索建設生態(tài)魚道的方法,提出采用鋼管柱群和預制裝配技術。項目部研發(fā)的《一種大型鋼管柱豎向對接校正裝置》實用新型專利為鋼管柱的安裝工作如期完成提供了堅實的保障,《一種裝配式魚道池室預制梁伸縮模板》發(fā)明專利有效解決了施工場地有限、施工時間有限問題,極大縮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主體結構施工質量。兩大技術實現(xiàn)了土建施工、預制構件制作和鋼管柱群組裝同步進行。
“大量采用預制裝配技術的豎縫式魚道,全魚道導隔板、盤折段池室均為預制,這在國內屬于首創(chuàng),有效解決了項目建設面臨的‘卡脖子’技術難題,也為類似項目施工提供了借鑒。”魚道項目負責人胡中闊說道。
齊心戮力攻堅 做事不避難的攀登者
由于施工道路狹窄,預制梁吊裝、柱基條帶混凝土澆筑、鋼管柱安裝與大壩、廠房施工形成交叉作業(yè)、相互干擾。施工環(huán)境條件和技術難度,是年輕的工程建設者從來沒有遇到過的。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開工當日,項目總工程師便鄭重表態(tài):“我們在這峭壁之上拼裝架設的并不是鋼管柱群和混凝土預制件,而是一條延續(xù)魚類生命的‘生命通道’。我們要發(fā)揚‘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的奮斗精神,為保護水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實現(xiàn)水域生態(tài)安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p>
“如何在有限的工期里完成魚道通水運行重大節(jié)點目標”始終盤旋在工程技術人員腦中,工程建設難、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但思考卻一刻不曾停下。項目總工程師帶領團隊積極與設計單位溝通,通過對魚道地形及結構深入分析、對現(xiàn)場施工機械反復梳理,最終與設計共同研究出盤折段現(xiàn)澆段施工優(yōu)化方案。
據(jù)統(tǒng)計,優(yōu)化后的方案將現(xiàn)澆段池室結構改變?yōu)轭A制結構,直接減少22倉混凝土的澆筑,節(jié)省工期77天,將魚道的裝配率提高到了49.3%。
一個個黨員先鋒,就是一面面旗幟,他們事不避難、沖鋒在前。
項目副經(jīng)理“老羅”笑容和煦、工作嚴肅。在第二榀梁吊裝時,因梁放置時始終無法與上一榀梁完全契合,他整整十八個小時守在工地不斷試驗調整,最終實現(xiàn)梁與梁的無縫結合。
在現(xiàn)澆段池室線路被巖石侵占,爆破難度大、危險度高的情況下,“資深執(zhí)證炮工老羅”又挺身而出,他帶領爆破公司員工,在爆破作業(yè)面防護、藥量控制、爆破孔徑及孔深、爆破試驗等方面親力親為,圓滿完成各項爆破任務。
400余名魚道建設者克服種種難題和不利因素影響,全力投入到魚道土建工程建設任務中,在戮力攻堅中奉獻青春、建功立業(yè)。
終見“鵲橋相會” 做幸福天路的筑造者
開工以來,這個平均年齡僅29歲的團隊一路披荊斬棘,以科技為動力、以創(chuàng)新為指引,用智慧和堅定的意志攻克重重困難。
2021年5月23日,魚道1號出口閘門緩緩提起,江水從上游庫區(qū)跨越攔河大壩沿著魚道蜿蜒而下,由1號進口與江水再次匯聚。水流流速及流態(tài)均滿足設計要求,標志著世界海報最高、落差最大的裝配式魚道成功通水運行。
“這條河里的魚繁殖率低、食物稀少,黑斑原鮡和葉須魚甚至都已處于瀕危易危狀態(tài),我不想我們的子孫后代再也見不到它們,我們這一代人應該為保護它們多做點事情。這下好了,魚道工程如期完工,魚兒的洄游生命線打通了!”一名建設者興奮地說道。
為使魚兒能夠更加順利找到這條綠色通道,水電九局在進口部位均設置五彩斑斕的誘魚燈為魚兒指引方向,魚道池室底部鋪設仿生鵝卵石模擬野外環(huán)境,池室每隔約130米設置一道平直段,作為魚兒休息的平臺。通過對水流流速及水位的調節(jié),保證魚兒能夠舒適、穩(wěn)定地完成該段洄游之路。
通水試運行當天下午18時,建設者們擠滿了魚道觀測室,大家緊盯著監(jiān)控屏幕。伴隨著一聲“快看,一群魚兒游過來了,游過來了!”大家歡呼著流下了激動的淚水,他們?yōu)楸Wo生物多樣性作出的積極努力而自豪。
如今,魚道池室里每天均可看到大大小小的各類魚兒自由自在暢游向上。這座魚類洄游的“鵲橋”順利運行,為魚兒的繁衍打通了一條寬廣的生命線,也為世界屋脊的生態(tài)多樣性保護工作注入了新的電建擔當。
世界海拔最高、落差最大的生態(tài)魚道
魚道池室暢游的珍稀魚類
廣泛開展魚類增殖放流活動
評論